2020
又抢回一条生命!康美通城人民医院对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行气管切开后病情好转

日期:2020-02-22 22:05:52

A+ A-
      康美通城人民医院又传来好消息!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医院行气管切开手术后病情好转,已于近日转运至咸宁市中心医院治疗,该患者现生命体征平稳,有望恢复出院。

\

      据了解,该患者为李某,于2020年1月21日因“发热、咳嗽5天”入院;25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29日,患者病情严重转入刚组建的新冠重症ICU,并下达病危通知书。

      康美通城人民医院对李某的病情高度重视,成立以有丰富危重症经验的副院长蔡天晶为组长的新冠肺炎重症治疗小组,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掌握病情发展趋势,并且根据趋势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调整,给予抗病毒、抗炎、氧疗、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手段,整个过程倾注了治疗团队的心血。

\

      2月10日,李某行气管插管手术后因痰液增多,病情再度出现恶化;2月14日,治疗小组专家团队经会诊果断决定,对已四天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危重症患者李某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由黄智民和黄俊杰两位外科医师顺利完成;经与云南专家组及咸宁市中心医院专家组联合会诊调整治疗方案后,2月18日,患者意识清醒,情况稳定,还找护士要来纸和笔自行写下了想尽快恢复出院的字样。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人会很快因为呼吸衰竭而亡。”康美通城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治疗小组组长蔡天晶说,“虽然冒着极大风险抢救患者,但医护人员看到他转危为安,深感欣慰和鼓舞。”

      患者李某的病情能得以好转,离不开康美通城人民医院所有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战斗在最紧张、最危险的ICU隔离病区的新冠肺炎重症治疗小组,是他们以精湛的医术和不畏风险的精神才换来一个个治愈出院的患者。

      蔡天晶:提前介入 创新治疗方案
  
      康美通城人民医院副院长、新冠肺炎急危重救治专家组组长蔡天晶每天的工作流程是早上先到会议室交班,了解整个医院前一天的工作情况,再到新冠肺炎ICU病房查房,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再根据晚值班医生通过电脑、手机视频在微信和专家小组成员沟通的情况制定每个病人的治疗方案。

\

      抗击疫情,除了勇气更需科学精神。作为一名防疫救治前线的老将,蔡天晶经验最丰富。他认为只是被动的等待治疗重症患者的话不利于整个治疗工作,于是主动将管理范围拓展前移到整个医院的新冠肺炎治疗。据统计,至少有4位患者就是因为提前介入从而阻断了病情的恶化。

      在蔡天晶的倡导下,康美通城人民医院没有墨守成规,创新提出了超前的临床诊治思维。将原来国标4的诊断方案提高到国标5的水平。蔡天晶介绍说:“有的患者第一次核酸检查是阴性,按照原来的诊断方法就只能算是疑似病例,但是临床表现CT很像,我们在第5版的治疗方案没有出来前就按确诊病例在治疗,实事证明第5版的方案跟我们前期的治疗模式是不谋而合的。”

      毛强:坚守隔离病区20个日夜

      12时11分,患者病情危急且有进行性加重趋势,符合该病发生发展规律,病情仍有较大可能出现进一步加重,有死亡风险......

      16时30分,经专家组会诊讨论后,决定行气管插管术,插管成功后,接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显示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

       2月7日,经过10个小时的抢救,康美通城人民医院ICU首次采用气管插管救治了一名危重患者。这10个小时里,数位医生护士,一直站在手术床前抢救,抢救完成后已经是晚上七点多。

\

      ICU收治的是重症患者,由于人手的严重不足,ICU主任毛强和他的同事从1月29日成立新冠肺炎ICU后,就一直驻守重症病房,20天没有出过隔离区的门。

      重症病房的患者病情都很危重,每天的生命体征和各项监测指标很不稳定,毛强的心也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而跌宕起伏。每次出现异常指标,他都要和其他医生集体讨论、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一整天的救治下来,毛强站都站不稳。
 
      经过多日的救治,一切诊疗工作步入轨道,每天上午毛强都要进入隔离病房,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展恢复情况,认真记录呼吸机的参数和心电监护仪的各项检测指标。

      他通过手机微信把患者的情况拍照传到工作群,和同事实时联系,共享患者的监测数据和状态,集体商讨治疗方案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刘敏俐:手被扎出血 依然不退缩

      与平常ICU中央监护不同,每个生命体征的变化都需要医生护士守在床旁观察,患者身上的病毒随时可能从任何途径传染旁人,这对参加抢救和治疗的医务人员十分危险。

      在一次治疗中,因为戴上护目镜之后起雾,还要戴两层防护手套,严重影响视觉和触摸定位。护士刘敏俐在为病人打针的时候,不小心刺到了自己,把手刺出了血,她没有躲,重换医疗器具后依旧完成了整套操作。这次工作完成后,刘敏俐直接被隔离了。

\

      面对危重病人不仅是身体上的疲劳,同时要面对被传染的风险,心理上也承担着不小的压力,提及这件事情,她都心有余悸:“在救治现场,真的没有时间想是否危险,因为医护的责任永远就是救人!”

      除了被感染的风险,每天至少8小时穿戴防护设备的辛苦,重症科医护人员极少向外人言说。防护服穿上后,一天都不能上洗手间,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忍”。护士们说,每天交班后脱下防护服,浑身湿透,就像洗过澡一样,上班时间只能尽量不喝水、少喝水来减少憋尿的辛苦。因为ICU病房的负压加上护目镜的压迫,不少护士呕吐过,但她们没有怨言。

      在康美通城人民医院,所有的危险都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把危险留给自己。气管切开手术是一项危险度极高的手术,病人的痰液会向外喷洒出来,其痰液的气溶胶会横向传播,康美通城人民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医师邬四明亲手操作;做气管插管手术麻醉时,麻醉师的嘴距离病人的口只有十多厘米,麻醉科主任胡继军一个人揽下了这个危险性最大的工作;院长助理、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胡龙才承担了所有重危患者的静脉置管手术操作;今年55岁的呼吸科主任何卫主动请缨到ICU病房工作,是值班医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一直坚守在ICU;还有李良芳、黄智明、黄俊杰、吴金其、胡阿珊......

      正因为有他们的努力,才有了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行气管切开后病情好转;才有了目前27名确诊患者、1名临床诊断患者治愈出院。虽然看不清这些医护人员的脸,但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在疫情面前,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勇敢逆行,才汇聚起一股齐心战“疫”的强大力量!